
对于一个跑者来说,一双昂贵的鞋可能只会耗尽他们的钱财,而不会提高跑步表现;而对另一个跑者来说,同样的鞋可能很贵并且很完美。—《跑步运动解剖学》
江湖一直相传:好马配好鞍,英雄配宝刀 。而跑者则需配,适合自己的跑鞋。
跑步看似是一项简单的运动,谁都可以跑,如果想健康长久地跑下去或者想跑全马,还是需要配置合适的装备,而跑鞋是装备中最重要的,合适的跑鞋不仅能够最大限度保护身体,降低受伤风险,还可以让跑步更有乐趣,对于初级跑者,合适的跑鞋尤为重要。
先看一组数据,跑步过程中,每跑一步,单只跑鞋要承受你体重三倍的重量,拿我自己来说,10公里需要跑10962步,我的体重是75kg,那么一步重量就是75kg*3=225kg,10公里下来就是10962步*225kg=2466450kg,也就是2466吨,这个数据是什么概念呢?就是相当于50kg一袋的饲料,按一车30吨(600袋)来算,得整整装82车(前四后八那种)。所以对于初跑者,腿部是根本难以支撑这个重量的,跑鞋的作用不可忽视。

我的10公里数据
另外同一双跑鞋并不是适合每一个人,因为每个人的足弓、脚型、身体素质都各不相同,目前手机各大app出现的各种跑鞋介绍,只能是提供一个依据,帮助我们大致了解产品,不能作为购买的第一手依据。
还有千万不要盲目跟风地买某一个品牌新推出的跑鞋,以前的型号适合你并不意味着新出的型号也适合你。部分跑步者就是因为不懂,买了不适合自己的鞋,从而影响了跑步姿势,最终导致受伤。
如今由于跑鞋种类繁多,国内外加起来数不胜数,一个品牌几十款,每一款又延伸出好几代,使得人们又陷入了选择的痛苦之中,自己对跑鞋知识又是一片空白,平时除了向周边有跑步经验的朋友请教,就是去专卖店向接受过相关培训的专业人员询问。
那究竟怎么才能选择一双适合自己的跑鞋呢。
一、 首先得了解足弓类型,足弓一般分为正常足弓、高足弓、扁平足弓(低足弓)。

三种足弓类型
想知道自己是什么类型的足弓,可以用沾水的脚站立于报纸上,然后看留下的印迹与上图做对比,其实大多数人都是正常足弓,个别有点高或者低也属正常,不用太过纠结。

我的足弓与正常足弓相符
因为足弓不同,脚的受力也不同,从而跑步落地姿势就不同,从鞋底接触地面分析,正常足弓稍微有点足内翻,高足弓就是足内翻,而扁平足弓就是足外翻。
1、正常足弓内旋适当,脚底或前脚掌可均匀着地。
2、高足弓(足内翻)内旋不足,脚底或前脚掌的外侧先着地,会造成跑鞋外侧过度磨损。
3、扁平足弓(足外翻)内旋过度,脚底或前脚掌的内侧就会先着地,会造成跑鞋内侧过度磨损。

当跑起来的时候,无论是脚跟着地还是全掌着地又或者是前掌着地,都是脚掌外侧先着地,然后在过度到整个脚掌,这个本能动作就是轻微足内翻,这个动作是自然的正常的,因为这个动作可以起到缓冲受力、减少冲击的作用,如果内旋不足和内旋过度就会受伤。

二、 跑鞋类型
跑鞋分为:缓震系列、稳定系列、竞速系列。
1、缓震系列:是最常见的一类跑鞋,在跑鞋中底加入弹性材料,减少跑步时地面对脚和膝盖的冲击,各大品牌跑鞋厂家在中底材料上各显神通,研发了很多高科技的缓震材料,比如乔丹的巭PRO回弹科技 ,安踏的氢科技,李宁的靐轻弹科技,特步的动力巢科技等等。
2、稳定系列:具备缓震功能,在足弓处增加了加厚的高密度材料,给予足弓一定的支撑作用,所以又被称为支撑型跑鞋,这样就防止了过度外翻,另外在跑鞋的脚踝处和后跟部位采用特殊材质,防止在跑步过程中因地面凹凸或者跑者动作变形而导致的脚步受伤。
3、竞速系列:一般是各品牌的高端产品,尤其是目前的碳板跑鞋,回弹力强、推力强劲,提升跑步效能,节省跑者体力,适合跑步大神和精英跑者,一般跑者驾驭不了。
正常足弓可以自然的支撑体重也可以自然地平稳落地与起步,所以既可以穿缓震型跑鞋,也可以穿稳定型跑鞋。低足弓内旋过度会加重双脚和膝盖的负担,稳定性差,会增加受伤的风险,所以低足弓跑者必须穿稳定支撑性能跑鞋来规避。高足弓内旋不足,足部外侧与地面接触较多,大部分的冲击力以及身体重量都压在足部外侧,不能缓解大部分震动,所以缓震跑鞋更加适合高足弓(足内翻)跑者。
最后一点是鞋码,各个厂家生产出来的跑鞋长度是不一样的,网上都有尺码对照表,一般按照脚长+0.5~1cm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跑鞋,我平时一般穿42或者43码的鞋,第一双跑鞋买的是42码,稍微有一点挤脚感,后来第二双买的的42.5码,这个很适合我,但是不是所有的鞋都有这0.5。
祝君买到的每一双跑鞋都是合适的心仪的。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皓爵爺 ,关于跑步,我们一起学习。 #头条创作挑战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0wert.com/2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