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特色与创新怎么写(项目特色与创新怎么写模板图片)

年鉴编纂是一项常规性、年度性工作。如何突破陈旧编纂理念,转变常规编纂思路,创新突破编纂模式,提升年鉴编纂质量,发挥年鉴存史、育人、资政功能,一直是年鉴工作的重中之点。《南通年鉴》2021卷对标中国年鉴精品工程要求,在“破”字上下功夫,打破原有编纂理念,在守正与创新之间寻求最佳平衡,与时代同步、与发展齐行,全书全面、翔实地记述了2020年南通市“强富高美”的现代化建设历程,框架设置科学合理、选材选题精准全面、条目编校精准流畅、资料内容厚重详实、装帧设计端庄大气、宣传推介特色鲜明。经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织的三轮专家组匿名严格评审,凭着过硬的质量和水平,在全国参评的地级市年鉴中脱颖而出,获评中国年鉴最高荣誉——“中国年鉴精品工程”。

项目特色与创新怎么写(项目特色与创新怎么写模板图片)

本期推送南通市地方志办公室提供“破立并举”打造精品年鉴,供大家学习参考。

作为申报省地方志特色创新项目,在这里,重点分享《南通年鉴(2021)》的三点创新举措。

一、框架设置“破茧而出”。

项目特色与创新怎么写(项目特色与创新怎么写模板图片)

《南通年鉴(2021)》与以往年鉴相比,框架设置更多地彰显了认识之变、体现了发展之变、反映了时代之变。一是在卷首彩页设置“荣誉南通”“年度视点”“长江大保护”图片专版,特载中收录了“‘沧桑巨变’当样板、‘流连忘返’写新卷,南通市脱贫攻坚与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录,‘十三五’时期南通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等文章,凸显了选题的全局性、重大性、特殊性。二是紧扣国家发展战略、紧贴区域发展实际、紧随经济发展变化,在正文中创新设置“跨江融合发展”“江海联动开发”“长江大保护”类目,“跨江融合发展”下设综述、接轨上海、融入苏南分目,全面展现南通市全方位融入苏南、全方位接轨上海的亮点成就;“江海联动开发”下设综述、大通州湾建设、港口建设、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建设、沿海重点园区建设分目,突出大通州湾建设,直观展现沿江沿海重点港口、园区的特色亮点;“长江大保护”下设长江禁捕退捕、长江沿岸造林绿化建设、船舶和港口污染整治等内容,生动展示南通既要建设黄金水道、黄金水岸,也要打造绿色走廊,彰显大江风光的生动实践,如实呈现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南通“‘沧桑巨变’,让人‘流连忘返’”。三是做到更多关注时代发展,重视民生实际,设置了“乡村振兴”“生态建设”“收入与分配”“社会事务”等类目,其中“乡村振兴”下设农村改革、脱贫攻坚、农村经济、村镇建设、公共服务、乡风文明等分目,全方位展示南通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务实举措。

二、装帧设计“破旧立新”。

项目特色与创新怎么写(项目特色与创新怎么写模板图片)

项目特色与创新怎么写(项目特色与创新怎么写模板图片)

《南通年鉴(2021)》与以往年鉴相比,在装帧设计上更加注重视觉效果,彰显了方志文化的端庄与大气。封面《五山翠微》采用素描表现风格,集江海历史风韵与“黄金水道”风光于一体。卷首彩页紧扣时代和地域特点,构图精巧,中心突出,层次清晰,使南通“强富美高”的新形象跃然纸上,尤其是“长江大保护”专题,通过一组组同一视角、不同时期图照的对比,鲜明展现了五山及滨山片区的治理成果,视觉冲击力强、存史价值高。

三、宣传推介“破圈传播”。

《南通年鉴(2021)》为更好的实现精品年鉴的服务功能多元实用,在宣传推介上突破“方志圈”,传播面更多地面向全社会、飞入百姓家。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方式,推介、宣传年鉴成果。创新线下推广方式,在南通史志书橱设“年鉴书橱”、在市图书馆设“年鉴书架”、在南通凤凰书城设“年鉴展位”、在职工书屋、农家书屋、乡村振兴示范村图书角设“年鉴角”等,全方位服务基层群众;4月,以创建精品年鉴为契机,全省首家开展“精品年鉴品读季”活动。拓宽线上传播渠道,在全省首家完成“‘喜迎二十大、年鉴看发展’我为精品年鉴代言”微视频录制并在“方志江苏”微信视频号上首播,在市政府门户网站设《南通市情》专栏,首次在南通市地方志办官网设置《年鉴数据库》,收录原创视频5部。

项目特色与创新怎么写(项目特色与创新怎么写模板图片)

项目特色与创新怎么写(项目特色与创新怎么写模板图片)

中国年鉴精品工程——《南通年鉴(2021)》,用精品形式记载精彩南通,真正实现年鉴的“质量蝶变”与南通的“精彩蝶变”同频共振。

END

来源:南通市地方志办公室

审核、发布:赵阿丽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19395773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0wert.com/3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