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我突发奇想,想要去终南山修行,因为那年我看了一些视频,看到终南山上的一些修行人,住在茅棚里,住在岩洞里,住在很小的房子里,餐霞饮翠,伴日月星辰、梅妻鹤子,依高山流水,出门是千年松柏、踱步有一方乾坤,这种清风明月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恰是我内心渴望的。
当时我学佛修行,很想去那里住下半辈子,或者说哪怕住几年也好。

正好,我有个朋友是陕西西安人,他听说我有这样的想法后,和我说:你这个想法倒是挺好,我正好也有个朋友在终南山有个小房子,一共四间房,一个卧室一个外厅一个厨房还有一个房朋友说可以做书房,还有个小院子,这个房子本来租给一个搞摄影的住了半年,他走了,一时半会还没有着落没人租,不如你就租了,去体验体验。租金给你打折。
我说,那太好了。他把房子照片发给我。我看了很是古朴简单,正是我喜欢的,十分欣然。
便找个时间,辞职了,带着一些细软,跑去西安,和我朋友会面,他开着车带着我去终南山,开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
他给我大概介绍了子午峪、天子峪、抱龙峪、石砭峪、大峪、小峪、库峪、扯袍峪、田峪等几十个峪口的情况,然后告诉我那个房子就在扯袍峪附近。于是一顿爬行,就到了。
这个房子是个很普通的砖瓦民房,窗户门都很旧了,院子里有个篱笆半拦着,屋子大概一起也就六十平方大小。不过我一个人住,都显得有点大。里面床铺啥的都有,朋友送了我一床新被子,给我置办了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具。
他还很贴心的叫了搬运工送上来两袋大米两三桶油一些菜和面。他问我后面我的饮食吃什么,我说,我自己会种菜,我下山买点鸡蛋就好。
他说那好吧,这里虽然治安是不错的,但是山里面还是有危险的尤其没有住过山的人,要小心别乱走。和我交代了一下,就走了。
我心情非常激动,第一次出来住山,感觉一个星期我就要成仙了。我把屋子大概整理了一下,把东西摆放了一下,把我带来的五本书放好。就开始享受这种独居神仙日子了。
第一天的晚饭,我就自己生柴火,开始煮面吃,随便弄就弄好了,见了个荷包蛋,搞了一碗面,开心吃完,拍照发了个朋友圈,告诉别人,我隐居了哈哈哈。
晚上,我走出院子,外面一点都不黑,因为月光太好了,没有大城市的云层遮挡,这里的天空月明星稀,郎朗月光照在头上,每呼吸一下都是新鲜的高质量负离子空气,耳旁是蛐蛐连绵的叫声和远处传来的蛙鸣,在这声音中,我感觉那一刻,一切都是那么宁静。
我搬了把凳子坐在院子里,泡了壶茶,独自坐了至少两个小时,这种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必想,什么都想不起来了的感觉,真乃人间清福啊。

我下定决心,一定要住多几年。
接下来第二天,我就忍不住在我房子的周围走动了一圈,茫茫的大山啊,我感觉那都是我的天下啊。我当时站在屋子前面的土坡上,对着大山疯狂的喊叫了一阵,我想,以前阮籍不是喜欢长啸吗?我虽然不会,但是我也有这个意兴。
那一天我饭量突然增大,一下吃了很多。
第二天晚上,我还是如饥似渴的看星星看月亮。真的是人生的难得享受啊 。
就这样到了第三天,朋友打电话来问候我,我说,这事情要是早安排就好了。我决定要在这里住下去。他说,你不要着急做决定,这个朋友的房子随你散租,你不想住了就可以随时走。
我说,你看不起我啊哈哈,我肯定要长租啊。
第五天,我把周围的环境都摸熟了,基本也没有什么人住在我周围,最近的一个房子我远远地看到,也还要走个十分钟估计,也不知道有没有人住我就没有过去。
但是第五天开始,我就有一丝无聊了,有点希望有人来看我,而且,生活上的各种问题都来了,第一是晚上的老鼠和蚊子太多,睡觉的时候窸窸窣窣,我虽然并不害怕,但是睡不安稳。
其次是,那种万籁俱寂的感觉,一个人,真需要时间去适应,晚上我连打坐都有点害怕,总感觉有点寒意。
我靠着一股要撑下去不能输的胆量,给自己壮胆。
就这样,我从一开始的兴奋激动,到逐渐无聊和有点害怕和孤独,只经过了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后,我受不了了,总想着院子外有人能走过来和我聊聊天,一个星期看不到人的感觉,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我,实在是太大反差。
没有人的声音了,我就特别喜欢接电话,有人打电话我都很开心的聊几句。
可是,朋友问询我,我还是告诉他,我没有任何不适应。

第十天,我吃完午饭很无聊,当时天气不错,我决定走远一点,我拿着朋友给我的地图,按照他们山上的一些路,沿着去瞎走,我想去看看其他的真正的隐士。
我大概走了半个小时,看到一个茅棚,我走过去一看,人不见了,可能出去了。等了十分钟,也没有回来,我只好离开,又继续瞎走。
走着走着,忽然看到一只特别漂亮的山鸡,就是雉鷄,那个羽毛非常漂亮,在我眼前低飞,我赶紧追逐过去,不料脚下一滑,整个人就滑到了一个山沟里,幸好有个树藤在下面,不然我就跌死了,我被挂在树藤上,上不上下不下,手也受了伤疼得要死。拿出手机想要找人发现一格信号都没有。
这下我有点慌了,不会搞不好死在这个地方吧,我才隐居那么一个多星期啊。
我镇定下来,想着怎么爬上这个大概目测有十米高的垂直山沟,因为没有其他可以攀援的植物,只有一点枯死的树藤在我下面。我的手也伤了抓不住东西。
我急了,尝试了一些办法都没有办法爬上去,就这么折腾了几个小时,口干舌燥,头也有点晕了。我保持体力,想着很快就到了晚上,那要是没人来,我就真有生命危险了。
我大概隔个三五分钟就连续呼救一两次,呼救的喊声很高亢,救…..命….啊,有…..人….吗?
这样,又喊了一两个小时,天色晚了,还没有人来,我也精疲力尽了。最惨的事来了,风开始大起来,大概是晚上六点多的时候,天色已经漆黑,居然下起了雨。
我已经喊不出声音,躺在那枯藤上,无法动,又饿又冷,我感觉我一定会死在这了。我开始想着,用手机写遗书。但是又害怕浪费电,我想,不能放弃,用手机的手电筒发的光往上照着摇晃。一分钟摇晃一次。

大概九点钟的时候,我的手机终于要熄火了,我赶紧关机,留着最后一点电。然后紧紧缩成一团等死。
忽然一阵狗叫声从我上头传来,我睁开眼,黑漆漆的也看不到,我听见这狗是在对着我叫,我就赶紧拿出手机开机,打开灯光摇晃起来。口里发出求救的最后的呼叫。
这时忽然一个手电筒的光柱打到我脸上,接着我依稀看到一个人爬了下来了,他推了推我,问:你没事吧。能动不,我说,快救我,他把我背起,顺着一个什么东西就爬,爬了上去。
我浑浑噩噩地,在雨里淋了一路,大概十几分钟,到了一个小房子里,他给我拿出干衣服换上,给我喂了一壶热茶,煮了一碗面给我吃,我才缓过来。一看他,是一个老道士,我连忙跪下感谢他救命之恩。
老道士问我情况,我把事情经过给他说了。他说:我的狗可能在外面看到了灯光或者听到了我的声音,晚上一直在到处嗅和闻,在往外跑。我还在骂它,后来它跑回来狂叫拉扯我的裤脚,我就知道可能出事了。跟着他跑过去,才知道真的有个人在下面。
我十分感谢他,又问:老道长您怎么这么厉害,一个人下去还能背我爬上去。
他说:我绑了树藤啊。这点事还是不算什么的,我生活在这个山里五十年了,我都快成了山精了。
我说:太厉害了,我才住了十天,已经熬不住了。
他说:一般在城市里住久了的人,又内心喜欢清静,就会很想来住山,尤其是搞修行的人,对住山有个情愫在这里头,不来住一次,有点遗憾。总觉得,来一次,一定会有很多的感悟和成就。
好像修道的人一定要试试闭关一样,好像不闭关,不算高级。
我说:确实是这样,我就是在城市里住厌恶了,感觉喧嚣太大,打扰我内心清净。
他说:你内心的清静,如果要靠住在哪里来决定,这就不是真正的清静啊。
我一听这个话,觉得颇有道理,
他说:住山住城市,都是一个环境,你住了十天就知道,山上的事情其实比城市里不会少,至少你每次吃饭都要烧柴火,就这个麻烦就够你烦的了。
晚上一个人住在那,没人说话,没人玩乐,寂寞的很,这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像你今天遇到的危险,其实和城市里撞车啥的没有区别,所以说,环境虽然不一样,问题其实都各自很多。

你不能认为,住山了就能清静,城市里就是喧嚣,当你的心不清净,你对着喧嚣烦恼,对着无人的山,也是烦恼。
环境的特点,因素,只要能刺激到你,你都不会清静,真正的清静,是你无论遇到了什么环境,那个心从来不动,不会波动,产生厌恶喜欢要逃避非要怎么样。
这样,你才不会因为选择环境而折腾自己,变成随遇而安。各种环境对你来说,都是好环境。
可是,你要知道,住在山里有一个好处是,你突然有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和自己对话,你暂时离开了外相上的繁忙和利益的争夺,过着一种质朴的日子,这是有益于你探视自我内心的,你其实来了,就要珍惜这样的机会,好好自我调心,以后你回到城市里,可以延续这个山里的心境,比如你站在阳台上,你可以变成站在了悬崖顶,你走在马路上,可以变成走在林子里。你的心要是愿意,你可以把任何东西都变成你所希望的那样。
你的心若是真清静,你就在麻将馆里坐着,也清明澄澈。
所以,你在山上,是要利用这个山的自然环境的静谧,培养自己的清净本心,这个清静本心,就是不动摇。什么来了都不动摇。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其实就是这个意思,虚极了,就是入于无,无是怎么入,是无可入,没有一个无可以入,也就是没有一个所谓的清静可以得到,真正的清静静笃,虽然可以勉强叫做守得住,但这个守是自然的守,什么是守呢,就是不要瞎折腾,其实就是守了。
你不出去,在家里,就等于是守,你思维情绪不随着万物万事去折腾,自然就是守。
所以一切自然,就是老子告诉我们的修行关键。并不是要你左右折腾,到处换地方换道场,你守着这个静笃,一切遇到的环境都是你的道场,一切遇到的事情,都是助你的道缘。
所以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啊,万物万事都是源于道的,你能够守住这个清静本体,随顺万物万事的运作流转变化,就可以了。

那你说,这种事情,是不是一定要在山里才能操作呢?当然不是,你在你那个城市里,无论你是住在别墅还是筒子楼还是天桥底,你都可以操作。佛家这就叫做无二无别,道家就叫做一。一就是一切一切也可以归一。
我听完,对老道长倒身下拜。
第二天,他帮我治好了手,送我回屋子,我请他吃了一碗面。又请教了几个问题。之后和他成了朋友,收获太多了。
很快一个月过去,我也不再贪恋山中的清静,退了房子,感谢我朋友,把物资都送给了老道长。回到了城市中。
(本文为故事,请勿当真)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0wert.com/4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