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山大二院这位麻醉科医生的强索红包问题,谈谈我接触和了解的医护人员的收入。
我的工作是做学术推广,就是通过开会告诉临床医生这个药怎么用,用法用量、药理药效,还有注意事项包括配伍禁忌等,做到安全用药,合理用药。也算是和医生打交道比较多。
在中国,还真不是越大的城市挣得越多,也不是学历越高挣得越多。小县城的护士每个月也可以1万多,二三线城市的主治医生也可能1万多,当然了也跟病人数量和专业有关,每个医院的护理人员还是很累很辛苦的(家有护士深有感触)。
在省会这个地方,医护们的收入(护士少一些)主要来自两部分。一是医院收入,主要就是工资,包括岗位补贴等,每月6-8千(税后);每个月奖金1.5万左右,这个由每个月科里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决定(领导分配不均也会有矛盾);年终奖3万-5万,总的算下来拿到手的能有20-30万左右。二是业务能力强的专家学者经常做一些培训、授课、飞刀手术、站台等,也有个几万的收入。医院里的吃饭补贴还是很不错的,基本花不完。中午15块钱的几荤几素的自助餐也很丰富。
外科的奖金收入比内科多的不少,像儿内、急诊等收入就比较少了。还有一些医生科研能力强,每年能发表很多文章,这也是医院鼓励的,影响因子(一种文章评价机制)1分的奖励就能有2万,更别说几分、几十分的水平更高的了。
重点来了,医院外的收入。
1、国家鼓励多点行医。像一些飞刀医生,当地不但车接车送,还跟病人讲清楚,这是什么大医院的专家,有专门的付费。
2、讲课培训。一般得是专业学科里的大拿才可以,面熟也会讲,知名度高。
3、灰色收入。肿瘤科、骨科手术多(卫计委查的严了会控制手术台数),神内、心内慢性病药物开得多(医保查的严了也会控制)。还有就是让山大二院这位麻醉科医生折戟的红包。09年的时候托关系进阜外医院一张床是5千左右,协和差不多1万,不然您就且等吧。但是病人家属等不了,该掏钱还是得掏。有良知的医生会让病人家属在手术当天给手术组里的所有人买顿午饭就行了。因为他们下手术不知道几点了,食堂的饭菜早凉了。
本该凭借医术吃饭的医生,却靠开药、开耗材来获利生存。确实有医院出现过度医疗,比如湘雅二院的刘翔峰,行为让人咂舌。他不就是乱用药、乱检查、乱开刀、开假刀。“医院看病难,难挂号、候诊时间长、看病时间短。进门诊先检查再诊断。医院看病贵,检查多、处方多、药费多,这些种种造成了如今这种局面。
这两年药品降价了,医药分离了,病人少了,科里确实没钱给大家发奖金。医患之间沟通不畅,病人期待高、医生压力大,医患矛盾增加。朋友在医务处值班时都得把门锁好,害怕啊。
刚刚又有青岛的两位麻醉科主任、副主任被查,看来国家已经开始动手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20wert.com/5075.html